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鹤壁要闻

网络流量变振兴增量——探寻山城区石林镇三家村乡村振兴密码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4日 09:38来源:鹤壁日报浏览次数:

“俺村从土路到水泥路再到柏油路,环境越来越好,俺都舍不得搬到城里住。”

“以前村里墙上光秃秃的,有了彩绘后漂亮多了,像动画片里的房子一样。”

“村里新建了小广场,增加了健身器材,我们没事就去锻炼,身体好了心情也跟着好了。”

…………

7月22日上午记者来到山城区石林镇三家村,玩耍的儿童和纳凉的老人对村里的变化如数家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切的改变离不开村党支部书记张桂芳,她用好用活网络新媒体,绘就了三家村振兴新画卷。

有思路——打造“彩虹村”,优化人居环境

“到最需要我的地方去,到生我养我的地方去。”2020年12月,23岁的张桂芳响应市、区组织部门“头雁回归”号召,从天津回到村里,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三家村基础设施落后,人居环境较差,没人才、缺名气、无产业,如何改变现状?上任后,张桂芳走遍每家每户,打电话联络在外的乡贤,还联系朋友从网上研究成功案例,多方问计找出路。终于,她发现一个规律,村庄想发展就一定要让人知道,要想让更多人知道,就必须给大家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于是她想能不能借着人居环境整治的契机,学着外地村子做彩色墙绘。

经过村“两委”会、党员会、群众代表会多轮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打造“彩虹村”,让三家村变成网红村,再从流量中寻找发展机遇。随后,画师在三家村主要街道、房前屋后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绘出了彩虹梯、天使的翅膀、跃龙门等精美画作,村子比以前多了几分生机。“彩虹村”经过鹤壁日报、淇河晨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引来省内外更多媒体的关注,三家村渐渐火了。

抓团结——全村老少共渡难关,灾后乡村涅槃重生

刚修好的留心河冲毁了,农田、道路冲坏了,自来水管道冲断了,2021年7月,持续的暴雨让“彩虹村”面目全非。

为让全村尽快渡过难关,张桂芳住进了村委会,带领“两委”干部抢险救灾,并求助腾讯公益,为三家村及石林镇争取到近400万元的物资援助。第一批4000件矿泉水夜里12时到,量大、卸货时间紧,张桂芳很发愁,就试着用村广播号召群众帮忙卸货,没想到来了不少人。一位村干部说,多年来第一次见三家村这么多村民主动参加集体活动。这让张桂芳认识到,把党员群众组织起来,把老百姓的力量动员起来,就能产生战胜困难的无穷力量。

于是,村党支部向全村党员群众发出号召,组建起党员突击队、群众先锋队、志愿服务队,疏通道路沟渠、抢修基础设施。“只要为村里做出贡献的群众,咱都张榜表扬,为村内捐赠物资的企业都送锦旗表示感谢。”张桂芳制定的表彰激励措施,让村里事事争先的氛围更浓了,让干部群众干事的劲头更足了。

有一位70多岁的老党员,因为车祸不能参加灾后重建,他的老伴儿拿着他的党员徽章到村委会对张桂芳说,虽然老伴儿不能参加,但他的党员徽章到了,说完就出去干活儿了,让人感动。

经过全村老少的团结奋战,三家村很快从“灰头土脸”又变得五彩斑斓起来。在重阳节村民大会上,全村老少共吃一锅饭,展望未来、共谋发展,激发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引资源——流量变增量,村民笑开花

“挑战全村免费旅游第一站——红旗渠”“挑战请全村吃饭”“带领全村老人看电影”……打开张桂芳的抖音账号“97村长小芳”,100余个视频作品都围绕着村和村民。这些视频不仅记录着她为村民办的小事和父老乡亲的精彩瞬间,还展示了三家村的美丽风光和淳朴民风,传递出村民们的团结与希望,吸引超47万的粉丝和超425万的点赞。

三家村成为网红村后,迎来了一大批政策红利,村里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但如何让流量变现、让村民得实惠,在市、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三家村建立了直播基地,组建了专业团队,注册了抖音账号,第一条短视频就登上了抖音热榜,一夜之间涨了十几万的粉丝。

看到机遇的村党支部,利用该村是富硒土地的优势,流转百余亩土地种植小米,还成立“巾帼兴粮小分队”参与种植管理,通过抖音直播间卖小米,村集体经济增收了10万元,带动23户村民户均增收3000元。此外,张桂芳还在抖音直播间销售村集体自产食用油,帮助村民销售鸡蛋、面粉、粉条、萝卜等农产品40余万元,实现村集体增收、村民增收。

在流量成功转化为经济增量的同时,张桂芳不忘关注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她利用网络借企业之力、借社会之力,为50户老年家庭提供洗衣服务和关怀帮扶,为10名困难儿童发放“暖心包”,为7户困难家庭装修了儿童房间,组织群众旅游、到电影院看电影,让村民开阔眼界,感受世界的精彩。

“我们会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继续把抖音账号做好,发挥好新媒体优势,让三家村在太行山下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张桂芳表示。

□记者手记

采访中,记者问张桂芳是什么动力让你做得这么好,她笑着说:“群众的期许督促我始终向前。”

记者了解到,张桂芳回来报名参选时,对村“两委”工作的认知还停留在小时候,觉得平时没啥事,有事就去简单处理一下,很轻松。但当选上村党支部书记后发现工作那么多、那么复杂,甚至村里还负债。有一天晚上,她哭着对父亲说没法干了,父亲劝她说总不能一开始就打退堂鼓,总得干几天试试吧。为了支持她,还给她转了2000元钱。张桂芳晚上想了很久,总不能让别人看笑话,决定打起精神再干一段时间。

就这样,一边崩溃一边自愈,张桂芳一路挺过来了。4年多的时间里,张桂芳从“社恐”变成了“社牛”,从一个“女娃娃”成长为村里的大管家,从不被大家看好到人人称赞,她用心付出了很多很多。一次,一位老大娘拉着张桂芳说:“你这小姑娘真能干。”那一刻,张桂芳觉得值了。

新时代,需要更多的“张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