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鹤壁要闻

文脉启新篇 创意耀中原——第十二届中原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式侧记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8日 11:24来源:鹤壁日报浏览次数:

秋色浸染,文脉汇聚。9月26日上午,第十二届中原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市朝歌文化园开幕。

本届中原文博会由省委宣传部主办,市委、市政府承办,以“文化中原·创意未来”为主题,会期4天,采用线下为主、线上同步的办会模式,共吸引1300余家企业参展。这场以“文化中原·创意未来”为主题的文化盛会,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企业、非遗传承人、创意设计师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中原文化产业的创新成果。

科技赋能舞台,非遗焕发新生

开幕式在《泥韵新声》的舞姿中拉开序幕。这支以国家级非遗“泥咕咕”为灵感的舞蹈,通过“土之源、形之塑、彩之赋、生之华”四幕叙事,将捏泥、塑形、彩绘的工艺过程转化为生动的肢体语言。非遗传承人与儿童舞者同台共演,现场捏制泥咕咕,还引入身着泥咕咕服饰的机器狗参与互动,诠释了“老手艺”与“新科技”的深度融合。

随后上演的歌伴舞《诗韵中原》将开幕式推向高潮。节目以《诗经》为魂、淇河为脉,20余名演员身着汉服在淇水之畔朗诵《诗经》名篇,配合画卷式舞台设计,将《诗经》的千年雅韵与现代美学完美融合,诗画交融之中彰显中原文明“薪火永续”的精神内核。

展馆各具匠心,文创点亮生活

本届文博会主会场三大展区百花齐放,汇聚省内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及国内特色城市的代表性文创企业,并设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展馆,集中展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衍生品等。

鹤壁馆的泥咕咕“匹小克”外观可爱、萌态十足,在展现匹克球运动主题的同时,也传递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追捧;漯河馆以“汉字名城”为主题,许慎IP文具、贾湖骨笛摆件等产品,让文字文化可触可感;安阳馆仿殷商建筑造型,“亚长”牛尊文创、甲骨文保温杯吸引观众驻足拓印体验;濮阳馆将6500年前的蚌塑龙虎纹与万年乌木结合,《龙龟》根雕诠释“龙魂木魄”的厚重底蕴;大象融媒展区通过VR重现圆明园盛景、AI生成仰韶剧情,打造“可感知的文明实验室”……

各展馆在设计和展陈方式上也下足了功夫,各具巧思。郑州馆以“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为主题,突出文旅融合,利用科技手段进一步提升展馆互动性,有效推介城市形象和文化产业成果;洛阳馆以“千年古都·牡丹花城”为主题,融入唐三彩、牡丹花、古诗词、十三朝古都等富含洛阳文化特色的元素,结合年轻化、时尚化表达方式,设置文化打卡墙、非遗展演区、互动体验单元等,打造了一个兼具历史韵味与现代气息的文化展示空间;南阳馆以典型的楚汉风格建筑为骨架,支撑起整个展厅丰富的展示内容,展厅色调淡雅,并辅以南阳非遗汉画装饰,用现代手段展示非遗产品的魅力……

特色活动纷呈,体验丰富多彩

本届中原文博会采用线下为主、线上同步的办会模式,在市朝歌文化园主会场之外,同步设置了浚县古城、淇县朝歌老街、市千鹤之舞体育馆、鹤壁书城等7个分会场,形成“一主多辅、全域联动”的展会格局。同时,线上开设“云上文博”,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展示和销售,让不能到达现场的群众也能身临其境般感受盛会。

现场互动体验感十足,优雅的小提琴演奏、酷炫的机器人跳舞、古色古香的纺花车纺线、惊险刺激的杂技表演等让在场市民和游客目不暇接,增强了展会的参与性和趣味性。

“今天我早早地就来到中原文博会现场,不仅欣赏了各种文创产品,还亲身体验了传统纺线技艺,参与了太极拳现场教学,真是不虚此行。”市民岳先生在中原文博会现场兴奋地说,“过去,逛中原文博会重在‘观看’,现在逛中原文博会更多的是‘参与’,我们的观展体验越来越好了。”

平台价值凸显,未来前景广阔

作为推动文旅融合、建设文旅强省的重要抓手,弘扬传播中原文化的重要平台,中原文博会始终以打造中部地区最有活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展会为目标,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专业化发展道路,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创意设计的融合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自2014年创办以来,中原文博会累计吸引省内外参展企业1.4万家,交易额达71.6亿元,观展人数达738万人次,项目投资签约总额达1240亿元,在文化产业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对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较强的推动作用。

中原文博会的平台价值不仅体现在交易额和观展人数上,更体现在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上。通过中原文博会这个平台,许多传统文化企业实现了转型升级,新兴文化企业获得了发展机遇。

从泥咕咕的泥土芬芳到《诗韵中原》的千年回响,从甲骨文拓印体验到AI沉浸式互动,第十二届中原文博会正以创新之笔绘就一幅“文化中原·创意未来”的壮阔画卷,让中原文化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