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鹤壁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崔丽冰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今年以来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举办了哪些特色招商活动?
崔丽冰:今年以来,市商务局认真落实省委“两高四着力”要求和市委“十个聚焦”工作部署,深入实施重点产业招商行动,围绕“3+3”主导产业,积极开展招商洽谈对接,持续推进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一)坚持全市招商“一盘棋”。制定出台《鹤壁市重点产业2025年招商行动方案》,明确全年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紧盯重点区域、重点目标对接企业,强化延链补链强链,联动市直各部门、县区、驻地招商组,落实外出有报备、返鹤有总结、客商有跟踪、项目有落实的“四有”制度,践行招商引资“五步工作法”,大员上阵开展招商对接洽谈,推进重点招商项目,招商引资氛围浓厚、势头强劲。今年以来,市领导带队赴北京、广东、浙江、湖北等地拜访华为、利和兴、华峰、思达仪表等企业,围绕主导产业推进项目进展。截止目前,全市外出拜访233批次、接待客商509批次,其中,各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外出拜访54批次、接待客商219批次。
(二)强力推进重点招商项目。市领导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多次批示并召开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调度会,研究推进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建立全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调度推进工作机制,对思达仪表、功能性蛋白纤维等23个项目,市县(区)联动推进,每周跟踪项目进展,动态更新项目清单。建立外出招商项目跟踪研判服务机制,成立研判小组,对各县区、各部门外出招商信息进行两周一筛选、一月一研判、季度“回头看”,强化项目跟踪服务,实现项目线索高效转化。围绕“3+3”主导产业,梳理产业重点对接龙头和关键环节企业,开展生命科学、化工产业、央企等专题招商研究,组建产业智囊团,提升专业化招商水平。
(三)做优招商引资企业服务。深入开展“四大一促”活动,举办“话乡情、谋合作”春节联谊活动,实地走访本地招商引资企业359家,为200余名企业家寄送感谢信。同时,针对安图生物体外诊断产业园、奥芮济镁合金闭合夹、荣电小家电等重点项目,全程跟踪服务,积极沟通协调,解决项目融资、环保、选址等落地过程中的问题。并联合市政府金融办,为德瑞科技、梦之源电子、硕源智能科技、奥芮济医疗、晟联新材料等招商引资企业解决融资贷款事宜。
招商活动举办方面:5月份和6月份,围绕大湾区、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分别在深圳、杭州举办了鹤壁市对接大湾区、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恳谈会,推介鹤壁市情和产业发展情况,会上签约了耕德电子华为(鹤壁)镁合金结构件生产加工、奈广新材料聚氨酯环保新材料等15个产业合作项目,并邀请到大湾区、长三角的150余名优秀企业家和商协会代表参会,同时,积极开展招商拜访活动,洽谈推进了利和兴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诚迈信创产品等一批合作项目。4月份和7月份,分别举办了鹤壁市重点产业招商行动2025第一季度、第二季度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上半年,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17个,总投资488.6亿元,新落地亿元以上项目81个、总投资256亿元。
主持人:今年以来促消费政策持续加码,推动消费市场稳步复苏,请您介绍一下商务部门围绕商贸流通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崔丽冰:今年以来,全市商务系统围绕消费提质扩容、电商高质量发展、商贸流通主体培育和体系建设等方面,聚焦企业发展需求,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持续提升服务效能,不断优化发展生态,推动商贸流通行业健康发展。
(一)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紧扣“以旧换新”与“节点促消”双轮发力,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覆盖汽车、家电、数码、电动自行车、家装厨卫6大品类,构建“政策落地、宣传推广、高效审核、风险防控”全流程机制,制定电动自行车、家装厨卫专项方案衔接省级政策;通过宣传海报、媒体发布《消费者指南》等方式促进政策直达消费者,消费品以旧换新做法被央视《朝闻天下》报道。截至目前,全市消费品以旧换新实现交易13万笔,带动直接消费8.6亿元,补贴资金1.6亿元。其中汽车报废更新3516台、补贴资金6508.5万元;汽车置换更新1863台,补贴资金2119万元;家电和数码产品焕新11.4万台,补贴资金6994万元;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7701辆,补贴资金369万元;家居产品焕新2353台、补贴资金198万元。同时,围绕春节、樱花季、端午节等时间节点,聚焦零售、餐饮等重点领域,发放消费券1000万元,拉动消费近6000万元,制定新春消费季、樱花季、“仲夏焕新·鹤城盛惠”等工作方案,精准指导各县区开展“樱花市集”“夏日啤酒节”等特色促消费活动30余场,推动裕隆爱之城、永辉超市学习借鉴“胖东来模式”调改升级,联合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指导市餐饮酒店行业协会、鹤壁日报社成功举办首届建行杯“来鹤必吃榜”评选活动,评选出淇河宾馆、中州国际饭店等10家名店和浚县冷氏八大碗、汤鹤情·王记合罗面等13家特色美食,全面激活消费市场潜力。1—7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4.23亿元,同比增长7.5%,增幅居全省第6位。
(二)深化商贸流通体系建设。作为全省唯一整市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示范市,以县、乡镇、村商业网络体系和物流配送“三点一线”建设改造为重点,以供应链下沉和农产品上行为主线,通过“企业+乡村+连锁”模式,创新打造“无人车+驿站+村级便民商店”共配系统,在全国率先实现统仓共配及三段码互认全覆盖,首家投用L4级智慧商贸物流无人配送车,构建形成县乡村三级县域商业服务体系。截止目前,改造升级全市商业网点506个、县级和乡镇商贸服务中心16个、村级便民商店608个、商贸物流统仓共配中心4个,全域实现1—4小时可达,县到村配送提速20小时,配送成本降低约68%。2025全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全省商务系统乡村振兴考核满分通过,全省排名第二。同时,将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作为提升城市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完善提升《鹤壁市全域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设提质方案》,构建“基本保障+品质提升”双层业态体系,改建便民消费市场25处,引进裕隆、家园等连锁企业布局社区门店300余家,建设提升小型便民超市512个,同步将夜经济核心区嵌入居民生活服务网络,打造“白天生活圈+夜间消费圈”的双重场景,实现“一刻钟”服务全时段覆盖。
(三)推动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一月一沙龙、两月一调度”工作机制,搭建高效对接平台,为企业纾困解难;构建“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电商品牌矩阵,形成区域公共品牌引领、企业品牌支撑的发展格局,培育“俩老头”“哆哆迈”等重点企业品牌,助力其长期霸榜电商平台类目第一名;深入挖掘我市特色产品资源,夯实爆品供应链基础,推动电商爆品数量增至20余款,其中蜜薯自2023年上线以来累计销售750多万单,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电商龙头企业培育稳步推进,奏凯、妈宝等纯线上零售企业逐步壮大,链多多、春黎等制造商直销企业电商应用水平显著提升,“创达文化”“当初文化”等非实物电商企业发展势头迅猛。